close

這個影片說得很好,稻盛和夫的觀點,我覺得一定要分享給大家

 

2023-03-06_232056

 

 

大家好 這裏是造雨俠
一個讓你看透金錢真相的頻道
今天 我們就來看看稻盛和夫說的
讓你在未來很值錢的7個能力
假如只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拯救世界
我會先花55分鐘去發現問題
然後再用余下的 5分鐘解決問題
這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名言
由此可見
即便是被世人稱為世紀天才的人
也是非常重視疑問這件事的
越是重要的問題 在著手解決之前
越是應該問一問
什麼才是問題的本質所在
特斯拉的馬斯克喜歡用
第一性理論 來解決問題
拋棄以前的已知答案
直視無可辨駁的基本條件
然後重新開始推斷
例如 特斯拉選用的輕型鋁車輪
他們的采購價錢是500
比價後發現其他廠家的采購價是300到600
所以500的采購價看上去合乎情理
馬斯克得出的答案是 這叫合理嗎
是大家都被宰了好嗎
自己製作材料成本才50
加工費也才50
所以 他選擇自己做
大家都在做的 很可能是對的
但不一定最合適你的
通過提問
可以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本質
每個人應該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通過反復去問 為什麼
你可以探究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這樣你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例如問題是你上班總是遲到
你就應該問為什麼我會遲到
因為按掉鬧鈴以後 又繼續睡覺去了
為什麼想繼續睡覺?
因為我昨晚很晚睡
為什麼會很晚睡
因為黃昏時我喝了一杯咖啡
然後不停地刷朋友圈
然後停不下來了
所以如果你沒有試圖去找出問題的根源
你可能做的只是去多設置幾個鬧鐘
讓它在早上響上很多次
但事實上 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晚上不要沒完沒了地刷朋友圈
也不要在靠近晚上的時間裏喝咖啡
這樣你才會在白天感覺更有活力
你應該簡化你的問題
就只關註解決最本質的那個問題
不要讓其他不重要的問題
或者噪音影響你的專註力
對了
如果你有興趣
想要免費獲得由【智慧藏書】送出的電子書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7個忠告》記得看到最後哦
人並不缺少機會 而是缺乏把握機會的能力
亞洲首富李嘉誠說過這樣一句話
富人就是
當別人不明白的時候 他明白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不理解的時候 他理解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明白了 他富有了
當別人理解了 他成功了
為什麼世界只有1%的人成功
而99%的人不能成功
99%的人大腦裡 都有四個字
我不可能
我們做一個假設
在超市設一個抽獎臺 大家來抽獎
要是哪位抽中了 就發給他100百萬獎金
肯定有人說 這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世上沒有那麼好的事
就算有 也不可能落在我的頭上
反過來 要是誰抽中了
就把他拿去槍斃
他們會想
天啊 我去抽 一定是我
為什麼成功不屬於我們而失敗屬於我們
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只是有的人沒有留意
讓機會悄然跟自己擦肩而過
當時大家都知道泰森打拳咬耳醜聞的報道
許多人看過笑笑就算了
但美國的一個猶太商人在咬耳醜聞發生之後
趕緊推出了一種形狀像耳朵的巧克力
上面缺了一個小角
象征著被泰森狠咬的霍利菲爾德的那只著名的耳朵
此舉立刻使這個牌子的巧克力備受世人關註 發了大財
泰森咬耳醜聞
全世界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人都知道
但是發現這個發財良機的只有這個美國猶太商人
因此 猶太商人的經驗是
不僅要善於發現機遇
同時還要在機遇面前知道該如何去抓住它
把稍縱即逝的機遇變成財氣
同樣是兩個人
很多時候面對同樣的狀況
一個看到的是 失望
一個看到的是 機遇
生活中並不缺少機遇
而是缺少發現機遇 抓住機遇的能力
如果有了這些能力
即使生活中沒有機遇 也能創造機遇
低級的欲望靠放縱
高級的欲望靠克製
頂級的欲望靠煎熬
在2022年
23至45歲的人當中
數據顯示
70.7%的人買了書沒看
69.5%的人報名了健身課程後
去了不到10次
79.3%的人學英語中途放棄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就是被這些看不見的自律拉開的
只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願意放縱自己
就可以迅速滿足自己的各種低級欲望
比如看短片 玩遊戲 聊八卦等
面對低級的欲望
你可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並且很快不可自拔
所謂高級欲望
比如好身材 財富 好名聲等
這些東西都要透過剋制欲望才能實現
許多看過電影 我不是藥神 的觀眾
都記住了電影裡一句很紮心的臺詞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 窮病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電影裡飾演呂受益的王傳君
為了演出病人的虛弱和消瘦
很早就開始減重
每天跳繩4000下
後來增加到每天8000下
電影開拍時 他已瘦了整整15公斤
為了更真實地表演出被病痛折磨的憔悴與掙紮
他將自己的頭髮剃成了斑禿
然後又熬了兩天兩夜沒闔眼
最終他獲得了金鹿獎最佳男配角
和其他權威獎項的提名認可
從此前的無名之輩
穩穩步入電影一線演員之列
愈自律的人 愈懂得對自己下狠手
得到的回報可能就愈大
很多人嚮往和追求自由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愈自律 才愈自由
你無比自律 在職場上專註工作
能力出眾 工作做得總比老闆預期的好
你升職加薪 實現財務自由 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自由的本質 是自律
自由不是放縱自己 不是無所不為
而是有所為 有所不為
放棄和堅持是兩種同樣重要的能力和品質
需要均衡的培養
人生是一個從選擇到堅持
到放棄再到選擇的循環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有喜悅
有悲傷 有抱怨 有遺憾
很多時候 很多事情
從選擇的源頭就開始出錯了
堅持有時並一定能帶來可觀的改變
放棄也是需要勇氣的
所謂的堅持 不是不要放棄
而是放棄後
堅持尋找另外一個方向 再繼續幹
人生就是在不斷選擇
不斷放棄 不斷迎來新的希望
林肯曾經說過
人的一生
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善於選擇和敢於放棄
許多人一生碌碌無為
就是因為舍不得放棄 敢於主動放棄
即標志著新的人生的開始
放棄錯誤的選擇
別在沉沒成本中耗盡自己的精力
即使面對已經付出大量時間和金錢
也要學會放棄
方向錯了 執著就是愚蠢
電視劇《贅婿》中
烏啟蒙知道了蠶絲生意的一手消息
於是連夜訂購了半個江寧城的蠶絲
準備壟斷獨賺一筆
但因為消息的不穩定
各行業出現惡意競爭
慢慢的他變得資金不足
甚至不惜向地下錢莊借錢
盡管如此 他仍不肯放棄蠶絲
覺得自己花了那麼多的心思
一定可以扭轉乾坤
但最後 他落了個破產的結局
方向錯了 再努力
也不會有好的收獲
如果他能在知道消息時
去多方打聽
得到確切消息
或是在出現資金不足時 不去借錢
而是想著其他方法將蠶絲出手
也不至於落得破產
他的方向錯了 一步錯
便步步錯
再努力 也不會有意外的收獲
有時放棄也是一種能力
錯誤的選擇就如同握在手中的沙
握得越緊
流失得越多
騰出雙手 或許才能抓住更好的東西
曾經有一個發電廠因為機械故障而暫停營業
幾天來
員工們竭盡全力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沒有人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在絕望中 工廠經理找了一個顧問
不久之後 顧問滿懷信心地走進工廠
花了幾個小時非常有意識地四處走動
以了解每一個組件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他又花了幾個小時問工廠經理和員工一系列問題
最後
他回到他之前檢查過的一個地方
按下了一個按鈕
令人驚訝的是 機器開始運轉
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天啊
經理驚叫道
你做到了
我該給你多少錢
顧問自信地回答 $10萬
經理卻說 你只是按了一個按鈕
你怎麼解釋這一點
顧問掏出一支鉛筆 從口袋裏掏出紙
接下來 他寫下了以下內容
按下按鈕值$1
知道該按哪個按鈕值$99,999
這個故事體現了知識的力量
在某些情況下
有知識可以提供1,000倍的杠桿
現在的社會大學才是最為深奧的
其實畢業了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你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
到了社會真正能用到的少之又少
所以還是要不斷的投資自己
只有不斷學習的人
才是最有競爭力的人
學習的方法有很多 第一種是自學
現在各大名校都有網上課程 免費的
搜索一下都可以找到
其次是從書本上學
書本是我們學習的最好的工具
只是現在多媒體越來越發達
不少人開始漸漸脫離了書本
第二種是向別人學習
首先可以向本行業的有經驗的前輩
或者比自己強的人學習
看再多的書 學再多的知識
都比不上真真切切的看到
一個能作為自己楷模的人影響深遠
有時只有親眼目睹別人的眼界 思維和胸襟
才會信服
才能明白自己的不足
如果你每天都收到$86,400
而要求你每天必須把它用完
那你會如何運用
天下真有如此好的事嗎
事實上是有的
那就是時間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86,400秒進帳
合理的利用管理時間
你就可以創造財富
愛情 成功 健康等
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
一項是頭腦
一項是時間
無論你做什麼事情
即使不用腦
也要花費時間
因此 管理時間的水平高低
會決定你事業和生活的成敗
每個星期有168個小時
其中56個小時在睡眠中度過
21個小時在吃飯和休息中度過
剩下的91個小時則由你來決定做什麼
每天13個小時
如何根據你的價值觀和目標管理時間
是一項重要的技巧
時間管理和理財一樣的道理
理財就是理清你的錢花到哪裏去了
但對時間管理這個觀念只有很模糊的概念
因為錢是有形的 能夠看得見的
而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你一個分神就會讓你的幾分鐘時間消失了
對於時間管理
唯一的方法就是嚴格執行計劃
拒絕拖延
起初計劃每周看完一本書
最終卻發現自己並沒看幾本
書架上的書早就堆了一層灰
你應該意識到
90%以上的計劃都是因為拖延而廢掉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
當你剛開始看了20分鐘的書
你就忍不住拿起手機玩了起來
10分鐘後 你突然想起自己還要學習
就放下手機 重新開始看書
在這個過程中
你以為自己玩了10分鐘手機
但實際上 你浪費了15分鐘
大腦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是需要額外5分鐘來適應的
你每跑一次神 就多浪費5分鐘
你不斷跑神
時間就會被這樣浪費下去
如果你做不到專註
就會浪費比你意識到的還要多的時間
所以 在執行計劃中
不僅要拒絕拖延
關註重點 還要保持專註
記得我曾讀過這樣一則故事
草地上有一個蛹
被一個小孩發現並帶回了家
過了幾天 蛹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
裏面的蝴蝶掙紮了好長時間
身子似乎被卡住了 一直出不來
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
蝴蝶痛苦掙紮的樣子十分不忍
於是 他便拿起剪刀把蛹殼剪開
幫助蝴蝶脫蛹出來
然而
由於這只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紮
以致出殼後身軀臃腫 翅膀幹癟
根本飛不起來 不久就死了
自然
這只蝴蝶的歡樂也就隨著它的死亡而永遠消失了
這個小故事也說明了一個人生的道理
要得到歡樂就必須能夠承受痛苦和挫折
這是對人的磨煉
也是一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
所謂抗挫力 也稱心理彈性能力
指的是人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應對能力
心理研究發現 面對挫折與困難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是抗挫力的高低
抗挫力強 可增強個人的生命力
提升個人直面挫折和挑戰的勇氣與智慧
在生活中接受挫折與失敗的歷練
是人們一生的必修課
從過去媒體報道的案例中
我們不難發現
一些人的抗挫力較差
主要原因是過分強調成功的社會文化
給我們帶來壓力和錯誤認知
很多人對失敗和挫折產生排斥心理
從而形成了輸不起的心態
甚至因此產生了嚴重的羞恥感和挫敗感
讓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更加雪上加霜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
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
關鍵的問題是應該如何面對挫折
人生在世 誰都會遇到挫折
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
促使人奮進
每個人都會被挫折打倒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重新站起來
希望你能能成為那個站起來反擊的人
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影片
記得按贊
留言
訂閲
我們下個影片見 拜!

 

 

 

 

 

 

 

 

 

 

 

 

 

 

 

 

 

稻盛和夫:讓你變值錢的7個能力!你不改變,就別怪他人欺負你!目標設定 心靈雞湯 目標管理 目標達成 职场 自我提升 個人成長 自我成長 目标 励志短片 励志视频 社会学 财务自由 个人成长 财富自由 - YouTu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ng Ting Chen 的頭像
    Hung Ting Chen

    樹葉子的部落格

    Hung Ting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