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單分享一下

在行善的過程中,相信你和也當初的我一樣想當個好人,但是你會發現人性中有個小我,他們不知道要感恩,所以你給太多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認為你好欺負,就會攻擊你。

所以行善的話,如果是對大眾的話,還是有所保留,可能對自己比較好,或是默默地行善也可以,當然如果你很幸運地遇到懂得感恩的人,那你也可以多幫她,因為他一定找機會報答你。

 

 

 

千萬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從小到大,常常聽人說: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對身邊的人好,是一個人的美德

但是,這個也是講究程度的

不能全無保留地對一個人太好

正所謂: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當你的付出超出了合適的範圍

往往也會給自己帶來各種困擾

 

過多的

反而變成了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戶人家比鄰而居

其中一戶比較富裕

而另一戶卻比較窮苦

有一年

持續的大雨導致田中顆粒無收

窮苦的那家人沒有了糊口的糧食

幾乎只能等著餓死

而富裕的那一家囤了一些糧食

他們看到鄰居快要揭不開鍋

就給他們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人一家收到了米,度過了危機

都十分感激富人一家

後來

窮苦人家的男主人去富人家道謝

兩人說話間

窮人抱怨起了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

富人聽了慷慨地說:這樣吧

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

你再拿去一鬥吧

窮人十分開心

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沒想到,回到家裡

窮人一家看著這一斗米卻開始抱怨:

這一斗米能做什麼?

根本就不夠吃到明年

也不夠當地裡的種子

富人家裡既然那麼有錢

為什麼不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呢?

他們太過分了,真是為富不仁!

這些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

富人非常生氣

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

你不僅不感謝我

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

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

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當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

你給他一升米

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

他會把你當做恩人,感恩不盡

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

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

即便是三碗四碗

他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

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

當你給予的沒有讓他滿意

他反而會把你當做仇人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斗米養恩

石米養仇的故事

同是付出,適度的付出能得到感恩

過度的付出卻招來了仇恨

個中緣由,值得我們去深思

2

無條件付出的人

得不到尊重

當你給予別人一些幫助和方便

或許別人會感激你

無條件的付出反而會讓別人覺

得你的付出是理所應當

曾有網友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真實經歷:

年輕的時候,她入職了一家公司

剛剛邁入社會

她想迅速打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

於是她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ok女孩

每次同事叫她幫忙

她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每次和同事間有摩擦

她總會第一個妥協;

同事提出的任何要求,她總會說“ok”

結果,時間久了,在辦公室裡

髒活累活總是安排給她

從來沒人尊重她的意見

只要她對同事說一個不

同事們就會覺得她冷漠、脾氣差、麻煩、事多……

在別人眼裡,她沒有變成受歡迎的人

反而逐漸變成了一個好說話

好欺負,沒主見,百依百順的人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交往適度定律

指在人際交往中要懂得把握好一個度

超過這個度

人際關係有可能走向反面

同樣的,對一個人付出了太多

有時候並不能獲得同等的回報

有時候,還會招來非議

曾經有段時間

演員孫儷因為資助了一名大學生

而被罵上了熱搜

這位名叫向海清的大學生

寫了一篇長達千字的文章

控訴孫儷對他停止捐款

消息一出,馬上登上了微博的熱搜

一時間,孫儷成了眾矢之的

很多都覺得這是孫儷無情

而事情的真相卻並非如此

在拍攝《玉觀音》時

孫儷通過一檔節目看見了貧困家庭孩子向海清

當時向海清正在上高一

孫儷看到這個報導後表示特別心疼

她覺得孩子面臨考大學

要是輟學了就太可惜

了,於是便開始資助向海清

高考的第一年,向海清落榜了

在孫儷的支持下,他又複讀了一年

第二年,向海清考上了上海水產大學

大學報導的那天

孫儷母女倆還親自到車站接他

後來

孫儷又繼續負擔了向海清大學期間的所有學雜費以及生活費

誰知,向海清上了大學後

生活逐漸失控:

談戀愛、打遊戲、換手機

花錢揮霍無度

不停地向孫儷要錢

孫儷看到這樣的向海清

失望地停止了捐助

而要求得不到滿足的向海清

便惱羞成怒,發了長文控訴孫儷

還杜撰出許多惡名扣在了孫儷身上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很現實的道理: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

對方就會壞到肆無忌憚

你無私地付出

一些人卻會把這些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在他們的心中

沒有感恩,只有索取

你的善良

最終會變成別人拿捏你的把柄

善良,本是一種很珍貴的美德

但善良如果沒有了原則

到頭來就會變成傷人傷己的利劍

所以,請千萬不要盲目地對一個人好

3

不要浪費時間

去追一匹馬

心理學家霍曼斯曾經提出: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

人與人之間

情感維持的秘訣也是如此: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

那麼也應該受到另一個人同等的重視與付出

如果在兩個人的感情中

只有單方面的投入

付出和回報不平衡

那麼總會有一個人受傷

這段關係也永遠無法長久

在一期《愛情保衛戰》節目中

有這樣一對情侶:

女孩叫萌萌,外表並不漂亮

但家境比較優越

和男友小金在一起之後

萌萌開始了對小金的無條件付出

她對小金百依百順

不僅為他買車租房

更是供養了男友的全部衣食住行

幾乎成了男友的提款機

而男友吃著萌萌的,住著萌萌的

卻從來沒有想到回報

而且還在和別的女孩曖昧

發現了男友出軌的萌萌悲傷不已

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付出了那麼多

還是沒有留住男朋友

其實,道理很簡單

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低

近乎討好地去對一個人好

不僅得不到對方的尊重

反而也會讓自己失去了快樂

錯的人,無論你對他多好

付出多少,你都無法得到他的真心

而對的人,無需你刻意取悅

他自然會懂你,也會為你用心

感情不是妥協,日子不能將就

所以,捂不熱的心,就不要去捂了

受夠了傷害,就灑脫地轉身離開!

與其毫無保留地對一些人太好

不如沉澱自己

與其去追一匹馬

不如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

等到春暖花開之日

總會有駿馬任你挑選

4

有句俗話說得好:

吃飯七分飽,對人七分好

在這世上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換來同等的回報

有時候,對別人太好

很可能是用自己的一頭熱

換來了一盆冷水

但也不需要過於悲觀,畢竟餘生還長

來日可期

你要相信

總會有人懂得珍惜你的付出;

也總有些真心,能夠換來另一顆真心!

 

 

 

千万不要,对一个人太好! | 2023 | 思维空间 0505 - YouTu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ng Ting Chen 的頭像
    Hung Ting Chen

    樹葉子的部落格

    Hung Ting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